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指南 | 项目负责人 | 申报单位 |
1 | 重点 | 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作用机制和预警模型的构架 | ST2介导的SIRT1衰老信号通路在老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和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 枉前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2 | 重点 | 交感神经系统调控乳腺癌进展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巨细胞网状核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促进乳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 张毅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3 | 重点 | 主动脉夹层中神经免疫调控血管中膜退行性变的机制研究 | 交感神经通过“NET-MAM-mitoROS”通路诱导血管平滑肌表型转换促进主动脉夹层发生的机制研究 | 程伟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4 | 重点 | 肺癌干细胞干性维持的调控机制研究 | YAP/TAZ-DNMT3信号轴调控LCSC表观遗传与干性维持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 吴蔚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5 | 重点 | 慢性肝病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损伤的机制及保护策略研究 | 慢性肝病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损伤的机制及保护策略研究 | 易斌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6 | 重点 | 早产的新高危因素识别及发生机制、预测与干预策略研究 | 基于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早产新高危因素识别及早期精准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周妮娅 |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
7 | 重点 | 医学科研数据自动可信采集关键技术研究 | 医学科研数据自动可信采集关键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 韩磊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8 | 重点 | 椎间盘干/祖细胞在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中的关键作用及命运决定机制研究 | PROCR+祖细胞在人体椎间盘退变进程中的命运决定机制研究 | 刘鹏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9 | 重点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关键分子机制和精准诊疗方法研究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高血压的关键分子机制研究 | 刘娟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10 | 重点 |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纤维化的关键机制和干预策略研究组蛋白乳酸化调控纤维代谢失衡在腹透腹膜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干预研究 | 组蛋白乳酸化调控纤维代谢失衡在腹透腹膜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干预研究 | 何娅妮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11 | 重点 | 肺癌循环肿瘤细胞形成及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 肺癌通过核转运BRD4生成PD-L1阳性循环肿瘤细胞介导免疫逃避的机制研究 | 邓波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12 | 重点 | 顽固性慢性便秘的肠黏膜机械感觉信号传入机制研究 | 慢传输型便秘结肠EC细胞机械感觉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 | 童卫东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13 | 重点 | 基于单细胞多组学研究平滑肌异质性形成机制 | 膀胱平滑肌细胞异质性参与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病机制的单细胞多组学图谱研究 | 赵江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14 | 重点 | 炎症性肠病中髓系单核细胞向成熟巨噬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 MST3通过调控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及炎症表型转换参与炎症性肠病的机制研究 | 周建云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15 | 重点 | 三级淋巴样结构在口腔 | 三级淋巴结构在局部晚期口腔和口咽癌 | 何海涛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16 | 重点 | 体外循环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关键分子机制及靶向线粒体诊疗策略研究 | 体外循环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关键分子机制及靶向线粒体诊疗策略研究 | 马瑞彦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17 | 重点 | ARDS发生发展的囊泡运输机制及纳米干预研究 | Rab26调控ARDS发生发展的囊泡运输机制及DNA干预研究 | 王关嵩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18 | 重点 | 肺动脉高压调控新机制和治疗新靶点研究 | 波生坦和天然药物联合用药用于肺动脉高压治疗及机制研究 | 王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19 | 重点 | 肝移植中氧化应激与免疫损伤的机制研究 | 肝移植损伤关联机制以及纳米药物干预策略研究 | 王小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20 | 重点 | 睡眠片段诱导下丘脑释放神经肽Orexin A 通过CAF细胞调控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睡眠片段调控肿瘤进展及治疗的关键机制研究 | 陈建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21 | 面上 | 苦参碱激活少突胶质细胞的卡帕阿片受体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苦参碱激活少突胶质细胞的卡帕阿片受体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任鸿 |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
22 | 面上 | 铁死亡及硝化应激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研究 | 铁死亡及硝化应激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 | 彭晓凤 |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 |
23 | 面上 | 脑衰老的氨基酸多样性动态变化特点的研究 | SHMT2介导小分子药物调控ADAM10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 | 黄珊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24 | 面上 | 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的基础性研究 | 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的基础性研究 | 罗志林 | 重庆医科大学 |
25 | 面上 | 腹膜透析患者腹膜转运功能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渝西地区腹膜透析患者腹膜转运功能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黎洋 | 重庆医科大学 |
26 | 面上 | 线粒体稳态调控急性肾损伤的机制研究 | MerTK表达的肾常驻巨噬细胞调控急性肾损伤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稳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王玲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27 | 面上 | 多酚类化合物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机制研究 | 葡萄籽原花青素通过调控SLC7A11蛋白泛素化降解促进AML细胞发生铁死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 程诗迪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28 | 面上 | 自组装超分子体系靶向递送蛋白质精准治疗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 硫化氢供体系统靶向运输转录因子用于肝损伤成像及修复研究 | 李颖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29 | 面上 | 基于肿瘤类器官建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精准诊疗方案 | 核心蛋白聚糖在三阴性乳腺癌耐药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任林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30 | 面上 | 透析患者肺动脉高压机制研究 | MFGE8通过FTO去甲基化ATG7激活自噬促进PCs细胞增殖和迁移在透析继发PH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张莹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